唯有读出文本的味道  享受课堂的精彩
在湖南省中语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,中语界的泰斗崔峦站在国家发展、民族利益的高度,谈到全民阅读的重要性。我们更应该捧起书本,首先从我们的教材开始,读生动!读精彩!把厚书读薄,把薄书读厚!
三不伤害原则    目前,在我们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特别的现象:
    1、高三的老师总觉得时间不够用,怕内容讲不完,低年段的老师又觉得时间还很多,上到后面不知道还可以讲点什么。
2、老师不喜欢自主地解读文本,却喜欢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来解读文本。教一篇课文,不习惯于先看教材却先钻研教参;乐此不疲地大量搜集与教材相关的案例课例;津津乐道于名师的教案,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。用他人的分析减省了阅读文本的过程。
少年强则国强手抄报    3、轻视教师本人对文本的个性解读,却特别在乎教学设计和教学形式的创新。本末倒置的做法诞生了不少老师在参加教学比赛时,往往是先写教学的流程,再定教学的目标。
重庆大学就业
    4、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,陶醉于文本的局部深究,无限放大片段教学,从不考虑片段的教学与篇章主题的关联。
    这些教学环节上表现的林林种种,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纠缠不清,其实归根到底,还是因为我们老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,或对文本的解读不得法所造成的。
    所以,如果你自己没有读出文本的味道,又怎能享受课堂的精彩呢?
    阅读教学要做的最基础最细腻的工作,就是科学、艺术地进行文本研读,就是静下心来品析文章的布局谋篇,就是沉下心来欣赏文章的妙词佳句。要努力从精读、深读、细读中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,在领会、赏析、体味中品出文章力透纸背的意蕴。语文教材,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,如果我们读出了文章包含的音韵之美,画面之美,层次之美,炼字之美,照应之美,哲理之美,这些个性的解读,无疑为我们进行教学设计增添了自豪的力量,为精彩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    如何做到比较准确的解读文本呢?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   
    一、站在作者的角度解读文本,了解写作目的。
    要想成功解读文本,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,应该首当其中。因为文本解读中,不了解作者就无法把握“作者之思”和“文本之志”,真正的文学作品都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受,对作者的了解,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的理解文本,还可以更好的与文本对话,与作者对话。
   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诗《匆匆》,这篇文章写于1922年3月28日。当时正值“五四”落潮期,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。但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,他站在他的“中和主义”的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。他认为:“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——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!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,有它相当的位置。”因此,他要“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,打下深深的脚印”以求得“段落的满足”。全诗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诗人心灵不平的低诉。《匆匆》是诗人的感兴之作。由眼前的春景,引动自己情绪的俄然激发,诗人借助想象把它表现出来。把空灵的时间,抽象的观念,通过现象来表示,“燕子去了,有再来的时候;杨柳枯了,有再青了的时候;桃花谢了,有再开的时候。”诗人几笔勾勒一个淡淡的画面。作者不在于描绘春景的实感,而在于把读者带入画面,接受种情绪的感染,同时又作形象的暗示:这画面里现出的大自然的荣枯,是时间飞逝的痕迹,由此诗人追寻自己日子的行踪。可是“我”的日子却“一去不复返”,看不见,摸不着,是被人“偷了”
还是“逃走”了呢?自然的新陈代谢的迹象和自己无形的日子相对照,在一连串疑问句中透出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绪。
    “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,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。”把自己八千多日子比成“一滴水”突出自己日子的“没有声音,没有影子”的特点。实际上,这里有自己日子的踪迹,一滴水是它的具象,水滴在大海里,有它微微的声音。诗人竭力从视觉和听觉上去感受它,搜寻过去的日子。可是八千多日子却悄无声息的“溜去”了。时间之无情,生命之短暂,使诗人不禁“头涔涔”而“泪潸潸”了。因为时间是“溜”走的。珍贵的什么
    在时间的匆匆里,诗人徘徊,深思而又执拗地追求着。“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,除徘徊外,又剩些什么呢?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?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?”《匆匆》的问句问而不答,而答意隐含之中,这既可启迪读者想象,引起深思,这就是文章后面出现的一个“留”
    前面的“溜”与与后面的“留”实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内在的线索,是作者情感发展的一条线索。匆匆溜走的是时间,深深留下的思索。抓住作者对日子悄无声息的“溜”与无可奈何的“留”这一内心情感线索,到与此相对应的内容,展开教学设计,把握两大块,自然在
教学操作时一切尽在掌控中。
    二、站在编者的角度解读文本,理顺编排意图。
每一册语文教材,都分为几个单元,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按一定的规律体现编者意图的。因此,成功解读文本,理顺编排意图也显得至关重要。比如《明天要秋游》与《闹钟》是一年级同一单元的两篇课文,不仅课文篇幅短小,而且生字相对简单。如果单从课文内容的角度着眼去设计教学,的确有些犯难。横向比对这两篇文章,我们发现他们都是以问句的形式结尾的。将一个个留给学生时,就给我们制定教学目标指出了方向。顺着文本提供的思维,结合课文的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,设计针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,通过学生的补充,努力将文本的内容延伸。《闹钟》的结尾:可是我很担心,它会不会忘了叫我,让我睡过头呢?课文要求学生体会的两个词语是“讨厌、担心”。什么是担心?课文中的“我”为什么事情担心?学生的回答肯定是书上的一句话“因为明天要爬山,我请它六点钟叫醒我。”其实真正让我担心的是“六点钟”,时间太早!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:六点钟的时候,太阳        ;小鸟        ;小树        ;爸爸妈妈        ;我们        ;所以“我很担心”。引导学生想象:第二天六点钟的时候发生的情形-----(闹钟准时叫我叫醒!)有了这次的
经历,还会因为时间的问题担心吗?这时,老师再以“我不担心”为中心内容设计一组训练学生说话的句子,如:中午我们全家人都睡午觉了,因为有了小闹钟,所以我们不担心迟到。待学生表达训练结束后,相机教会学生另一个用“心”组成的词语---“放心”,不担心就是“放心”。(既学了“心”这个生字,又理解了“担心”这个词语,还附带学习了一个用“心”组的新词。)再读第一自然段,重提“讨厌”一词,问学生:我还讨厌小闹钟吗?为什么?(小闹钟多辛苦,多负责!)不讨厌就是“喜欢”。用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了课文中的两个词,同时又学习了两个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两个词。老师的板书就是:讨厌——(喜欢)  担心——(放心),将课外的两个词语打上括号。整个教学设计就清楚命了。既学习了词语,还学习了用词语组成的句子,在学习词语句子的过程中感受小闹钟的辛劳与忠于职责,让学生受到教育,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达到统一。《观察日记》:在不同的状态观察,得到不同的收获。细致观察,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神奇与神秘,观察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,所以一定要养成观察的好习惯。
高一年级第五单元的三篇文章:《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》《刷子李》和《格列佛游记》既有民间传说的故事,又有冯骥才的当代小小说,还有国外的名著,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看,似乎没有一定的联系,但是编者把他们放在一起,主要是就“故事”二个字讲他们撮
合在一块的。因此,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指导学生欣赏故事情节的优美上。《刷子李》的故事真可谓一波三折,情节生动曲折。通过读文章,我们发现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,全文先后出现了“当然、果然、悠然、居然、竟然、轰然、忽然”7个带“然”子的词语。“悠然”描写了师傅刷墙的动作与神态,将粉刷的技术演变成劳动的艺术,正面描写,将师傅的形象树立起来,如高山一般雄浑高大;“轰然”是描写徒弟发现师傅裤子上的小白点后,心里极度失落的内心感受,师傅先前的高大形象,如整座山垮塌,顿时荡然无存。最后通过师傅本人的点拨,那只是裤子上的一个小洞,里面是白衬裤,因此才有这么一个小白点。所以“轰然”实际上市间接烘托师傅的水平高。情节跌宕起伏,留给读者极为深刻的印象。理顺了“悠然”与“轰然”的关系,再来进行教学设计,在引导学生体会这两个词义的同时,感受人物的形象,完成“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”。我想:如果这样解读文本,教学的过程应该可以得到享受。最后,用第三人称的形式,用上7个带“然”字的词语复述课文内容,学生容易的多,或者以曹小山的语气,用快板、评书的形式,演绎刷子李的故事,一定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。
    三、站在读者的角度解读文本,领会价值内涵。
    特级教师于文正对解读文本曾有过精辟见解,他认为,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,必须学会解读文本,走进文本,深入挖掘教材,不能片面的停留在文本的表面,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,只有钻研出语文的味道来,才能上出有语文味道的课来。作为教师,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,应站在读者的角度,尽量发挥阅读主体的能动作用,运用以有的对文本解读的经验,跨越时空,与文本的作者达成心灵的共识,产生思维的共鸣。《晨光》的顶针,事物相互之间的关联。《一次著名的冲刺》著名仅仅就是表现派特利的不屈不饶吗?精神的鼓励,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的启迪,对奥运会精神遗产的贡献:战胜自己,超越自我。更高!更快!更强!《黄山奇石》的“奇”应该是石头的奇形怪状、奇石带给我们的奇趣。还有描述石头的语言的奇妙。丰富了“奇”的理解,老师就不会仅仅只关注文本的内容,还要涉及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。
    四、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,让预设更充分。
    “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。”在课堂教学中,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经验可能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,这就要求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预设,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。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”教师只有吃透教材,事
先考虑在文本解读时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,才能在课堂中得心应手。例如《伯牙断琴》中的以琴传情,学生可能问:为什么不说话,却只弹琴呢?《星夜》中为什么说 “顽皮”? 《滚铁环》
    有时,学生的质疑是我们始料不及的,但只要我们在课前钻研教材时,站在学生的角度,在预设中充分尊重学生,提供学生探索“未知”的时间和空间,那么这全方位的预设就能使我们在课堂上左右逢源,不致于自乱方寸。
  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”在我们解读文本并追寻意义之际,或许发觉其意义就在我们解读文本的过程之中。入境始于亲,叶圣陶的“语语悟其声”正是解读文本的精华所在。在教学中,让我们和学生一起寻文本解读的支点,渗透正确价值观的教育,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,走进文本,研读文本。
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。对于语文教师而言,文本解读能力是我们必备的专业素养,是语文教师学科知识水平、言语实践能力和文学鉴赏素养等的综合体现,是指导学生进行多元化、个性化文本解读,开展有效阅读、创造性阅读的关键。
朦怎么组词      因为——唯有读出文本的味道,方能尽情享受愉悦的课堂。
让你不再孤单